本报道基于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持续跟踪,通过采访示范区执委会、两区一县(上海青浦、江苏吴江、浙江嘉善)政府部门、入驻企业及居民代表等132位相关人士,全景呈现示范区成立三年来的探索实践。


【首席记者 陆明 上海报道】在太浦河畔的"水乡客厅",上海青浦金泽、江苏吴江黎里、浙江嘉善西塘三地的界碑相距不过数公里。如今,这片曾经"三不管"的区域,正崛起为长三角一体化的"样板间"——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工地上塔吊林立,嘉善祥符荡科技创新绿谷迎来首批科研团队,吴江汾湖高铁新城建设如火如荼...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边界正在这里变得模糊。

第一章 制度破冰:跨省域治理的"示范区答案"
▼ 体制机制创新:
• 全国首个跨省域管委会:三地干部"同台办公"
• 统一规划体系:首部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获批
• 联合河长制:241条跨界河道共管共治
• 标准互通:环保等58项标准实现统一
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 • 财税共享:跨区域项目税收分成机制

"我们要做不可能三角中的可能解。"示范区执委会负责人说。

第二章 生态筑基:绿色发展的协同实践
■ 生态工程:
- 太浦河共保联治: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
上海龙凤419杨浦 - 蓝色珠链:打通23公里生态廊道
- 污染联防:建立300家企业环保信用档案
- 生态补偿:首创跨省域补偿机制
- 低碳园区:万元GDP能耗下降18.7%

第三章 创新赋能:高质量一体化样本
★ 产业案例:
上海花千坊龙凤 - 青浦华为:研发+制造跨省布局
- 嘉善复旦:校地合作创新飞地
- 吴江英诺赛科:长三角半导体产业链
- 西塘宋城:文旅融合新业态
- 智慧大脑:一体化数字治理平台

【未来展望】
"示范区正在书写新时代的'清明上河图'。"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评价道。(完)